随着首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的临近,东莞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备受各界关注。东莞是机器人产业的先行城市,从今日起推出“聚焦东莞智造”栏目,持续关注本届智博会的各方面亮点。
11月18日至21日,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展览会(以下简称“智博会”)将在东莞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,本届智博会吸引了来自中国、德国、美国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逾1000家。
11日,记者走进了“智博会”参展企业——东莞劲胜精密组建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劲胜精密)和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拓斯达),探访东莞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,以及东莞企业机器换人的实况。
募集15亿元收购上游数控机床企业
11日,记者走访了位于东莞东城的劲胜精密,企业专注于领先的精密构件制造,客户包括三星、亚马逊、索尼、中兴、华为、TCL、魅族等知名消费电子生产商。近年来,该企业率先实现机器换人,正在推进智能化改造实现无人工厂。
在劲胜精密智能制造试点现场,记者只听到机器“鸣啾啾”运作的声音,并没有一线工人作业的踪影。原来,企业投入大批量成型智能设备、自动化生产线,并搭建了多个工作创新平台,实现智能生产远程控制软件系统,遥控机械手和六轴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,实现无人生产。
劲胜精密总裁办主任曹豪杰说:“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,全面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车间整体的产能。按照目前200台机器的厂房规模,在实现智能化车间以前,需要人力成本200人;实现智能化车间后,只需要三四十人。”
曹豪杰说:“现在,我们拿着手机就能远程遥控机器人作业,实现全方位监测。若机器发生故障,我们的手机便能收到智能化生产机器发送的维修指令。”
“以前,人工作业一年所花费的成本是十几万元,还没有算上人的休息时间。现在,我们将资金投入到机器换人,机器人可以24小时作业,实现高效、高质量生产。另外,我们还节省部分成本,投入到远程系统的研发。”曹豪杰说。
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为企业带来了发展契机,为了全面进军智能化领域,劲胜精密募集15亿元收购了上游数控机床企业创世纪。
劲胜精密在近日发布公告称,收购创世纪成功过会,企业进军3C智能制造领域。据了解,创世纪在装备制造行业中获得相当的市场份额,年出货量达2万台,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净利润就达到了9471.65万元,客户包括比亚迪、长盈精密、劲胜精密等企业。
曹豪杰说:“收购案成功后,创世纪的注册地已经迁到东莞长安,现今也在选址建厂。随着手机金属外壳需求量的增加,我们也意识到智能装备产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大。通过与装备制造企业创世纪相结合,实现劲胜精密的转型升级,这是公司的实现智能化的战略规划。”
另外,劲胜精密也是本土上市企业,在重大资产重组获得通过后,劲胜精密复牌当天涨停,报价32.97元,涨幅10.01%,为沉寂颇久的股价带来跃动。
今年三季度报显示,公司9月单月利润已转正,三季度减亏,预计四季度有2000万—3000万元净利润。收购案成功,公司业绩扭亏为盈,为劲胜精密转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
在智能制造转型中发现机遇后,劲胜精密开始变革性的发展。
2015年7月,劲胜精密成为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首批示范项目的试点企业之一。公司的“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”项目被工信部确定为“移动终端配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”项目。
按照劲胜精密的预想,未来,企业将着力打造智能工厂,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,将传统制造工厂转化成智能工厂,逐步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技术设备及解决方案服务商。
据预测,整个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后,生产效率提高20%,运营成本降低20%,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%,不良率降低30%。
拓斯达
一年营收超2亿元 机器成本一年赚回
今年,作为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,广东拓斯达科技公司在近年来业绩增长迅速。2014年拓斯达的营业收入达2.14亿元,净利润为4671万元,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都有超过40%的增长。而今年上半年,拓斯达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9.73%及44.65%。
在拓斯达的机器人体验馆内,一套机器人设备正在演示如何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,由生产线自动完成3D打印帆船的配件及组装。
据了解,这家位于大岭山镇的智能装备企业,在2014年被《福布斯》评为“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百强”第30名,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装备、注塑自动化供料及水电气系统、辅机设备三大系列,广泛应用于3C产品、新能源、汽车零部件、精密电子、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。
目前拓斯达已与美的、海尔、比亚迪、长城汽车、格兰仕、格力、捷普绿点、TCL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
拓斯达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唐波说,近年来,随着东莞自动化需求增大,应用群体逐年增长,拓斯达按照客户需求定制自动化设备。他希望通过自动化设备改善传统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,降低人力成本。
为此,唐波算了一笔账,他以制作手机金属外壳为例子。以前一个人要3分钟才能打磨完成一个金属外壳,耗费18万至20万元购买一台机器回来之后,机器2分钟便能完成一个金属外壳。此外,通过机器人打磨的标准会比较统一,良品率提升10%-15%。以前原来需要5个人生产5个产品,现在则一个人看五台机器。如此一来,人工节省下来了,效率提升上去了,拓斯达用不到一年的时间,便能把机器的成本赚回来。
“自动化设备如果需要2年以上才能回本,很多企业都不能接受。”唐波说,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量最大的是民营企业家,一年回本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。拓斯达的思路就是为企业提供“一年回本的自动化解决方案”。
作为技术型的企业,公司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,约占净利润总和的1/3,约为1600万。“这个比例是很高的。”唐波说,目前我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去做机器人控制系统,线性机器手臂的我们已经完成了,系统可自由编程和升级,现在正研发的是6轴机器人的控制系统。”市场竞争环境下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,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。